官方微信公众号
微信服务号
近日,吴江区儿童医院三病区(血液、神经、心血管)成功为一位乏力的患儿完成肌电图检查。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心电图、脑电图检查,对于“肌电图”检查或许是第一次听说。
肌电图(EMG,Electromyography)
肌电图是通过记录肌肉在静止、主动收缩或受到外部刺激时的电活动,来评估肌肉和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它利用细小的电极贴片贴于皮肤表面或细针电极插入肌肉内部,捕捉并记录这些微弱的电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波形图,为医生提供精确的诊断依据。
哪些症状需要做肌电图
一、神经病变
1. 单发性周围神经损害:如正中神经损害引起的腕管综合征,尺神经损害引起的爪型手,桡神经损害引起的垂指垂腕,以及下肢腓总神经损害引起的足背伸无力等。
2. 神经丛和神经根病变:如颈椎病、腰椎病、臂丛神经病变等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这些病变可能由于脊椎问题(如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压迫。
3.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如糖尿病性神经病、酒精中毒性神经病等引起的四肢麻木、无力、蚁走感、针刺感、痛温觉减退等症状。
二、肌肉病变
1. 炎症性肌病:如多发性肌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肌肉酸痛、无力、萎缩等症状。
2. 代谢性肌病:某些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影响肌肉,导致肌电图异常。
3. 肌营养不良:包括各种类型的肌营养不良,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
三、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1. 重症肌无力:这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肌电图检查对于其诊断非常有帮助。
2. Lambert-Eaton综合征:这也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疾病,肌电图检查同样具有诊断价值。
四、脊髓疾病
1. 脊髓灰质炎:这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能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
2. 脊髓空洞症:这是一种慢性脊髓病变,可能导致脊髓内形成空洞并影响神经功能。
3.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这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肌电图检查能够检测到运动神经元的功能异常,有助于辅助诊断。
五、其他适应症
1. 面神经瘫痪:肌电图检查可用于面神经瘫痪的诊断及判断可能恢复的快慢,是否遗留后遗症。
2. 锥体系及锥体外系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运动和协调功能,肌电图检查可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肌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肌电图检查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以下情况为肌电图检查的禁忌症:
安装人工瓣膜及心脏起搏器者;有出血倾向或凝血机制障碍者。此外,神志不清或不能配合检查的病人也不宜进行肌电图检查。
1.无创或微创:大部分肌电图检查为非侵入性,仅少数特殊情况需轻微侵入,安全性高。
2.精准度高:直接反映肌肉电活动,提供精确的诊断信息。
3.个性化治疗指导:基于检测结果,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4.早期预警:对潜在的神经肌肉问题提前预警,便于早期干预,减少并发症。
综上所述,肌电图检查在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为患儿提供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进而提供精准的个性化诊疗服务。
有需要的患者家属可周一下午至神经专科门诊、周六下午至抽动障碍专病门诊咨询或拨打电话0512-60905232咨询。
来源:三区(血液、神经、心血管)
审核编辑:社工办
签发:张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