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知,遏制耐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来源: 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吴江院区)
浏览次数:5279
2023.11.18-11.24
齐心协力,预防微生物耐药
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这是一项全球性运动。微生物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卫生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11月22日,吴江区儿童医院药剂科、门诊办共同开展“遏制微生物耐药”主题活动,宣传合理用药知识。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是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动物和植物感染的药物。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与抗微生物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微生物耐药是微生物保护自己,不被抗微生物药物杀死的能力,使得这种药物无效,或者有效性减弱。耐药是微生物进化的自然现象,但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加速微生物的进化,使得耐药状况更加糟糕。①不自行买药:生病应正规就诊
②不主动要求:就诊时不主动要求医生开立抗菌药物
③不任意服药:应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正确服药
④不随意停药:需足疗程服药,也不应自行延长服药时间
①服药时间
应该遵照医嘱、药师的用药指导或按照说明书建议正确服药(1)某些药物为肠溶制剂如红霉素肠溶胶囊,需饭前1小时口服
(2)某些药物空腹服用胃肠道反应大,宜餐后服用,如甲硝唑片
②服药与饮食
钙铁等金属离子会影响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片的吸收而影响疗效,因此服用左氧氟沙星期间不宜与乳制品和补铁补钙药物同用,用药前后需间隔至少2小时。在使用某些抗菌药物期间或前后口服酒精制品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要求用药前3天无饮酒及用药后7天内禁止饮酒和食用含酒精的药物、食物、饮料等。
① 只要感冒发烧就服用抗菌药物
感冒可以引起发烧,但发烧原因有很多种。此外,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而发烧只是一种症状,需经医生诊断、明确病因后再用药,此时滥用抗菌药物不但对病情没有帮助,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② 咳嗽、腹泻就使用抗菌药物
并非所有的咳嗽都是细菌感染引起,还有病毒感染、食物刺激、气候变化、哮喘等。而腹泻也未必都是细菌感染胃肠道所致,比如腹部受凉引起的肠蠕动加快,对乳品、鱼、虾等食物过敏,都可能引起腹泻。另外,儿童秋冬季腹泻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③ 认为越是新的、贵的抗菌药物疗效越好
抗菌药物无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不同抗菌药物针对不同疾病。以价格的高低来判断药物的好坏和级别是错误的,不要迷信新药或者高价药。④ 主动要求医生开药、输液
有些人一生病就急着上医院要求医生输液,甚至觉得不输液都不算是治疗。其实这都是误区。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输液治疗,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抗菌药物为主,病情严重者才考虑静脉给药。给药途径应该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的原则。因为静脉输液比口服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且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