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号
微信服务号
各类美味的坚果、糖果是小朋友喜爱的零食之一,但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零食,却可能成为孩子们的健康隐患。
儿童医院呼吸科医生提醒:支气管内异物病例频发,家长们应对儿童安全加以重视。
近日,我院呼吸科收治了一名1岁9月男童。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入院后经积极抗感染抗炎治疗,患儿咳嗽、喘息症状无明显缓解,进一步完善胸部CT提示右侧肺气肿,右侧主支气管内可疑条形稍高密度影。医生再次询问,家长仔细回忆,想起春节期间患儿进食瓜子时出现过剧烈呛咳,当时家长未在意,也没有就医。
听后,床位医生随即怀疑患儿可能是支气管内异物,需尽快取出,避免形成肉芽病变。立即安排支气管镜检查,在镜下发现一块果仁样异物堵塞右主支气管开口处。团队医生仅用15分钟就将异物成功取出。术后,患儿的咳嗽、喘息症状明显缓解。
支气管内异物好发于1-3岁儿童,多由于儿童口含食物或其它异物时哭闹、大笑、摔倒或嬉戏过程中突然吸气,而被误吸进入气管或支气管内。
气管内异物的临床表现多样,如异物体积较大阻塞声门、主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窒息、脑缺氧甚至死亡。体积较小的异物进入气道后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慢性咳嗽、喘息、咳痰、咯血等。
儿童气管内异物因其多样性及隐匿性,易被误诊及漏诊,进而导致患儿呼吸道阻塞、反复喘息、慢性咳嗽、迁延性肺炎和咯血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支气管镜检查为诊断气管内异物的金标准,且能同时进行异物取出术。因此,有异物呛咳病史患儿以及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咳喘的患儿,建议行支气管镜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我院呼吸科从2022年6月起开展支气管镜检查,主要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支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目前已成功完成1500余例。
支气管镜检查适应症:喉鸣;反复或持续性喘息;局限性喘鸣;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可疑异物吸入;咯血;撤离呼吸机困难;肺部影像学异常;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及治疗等。
来源:二区(呼吸急重症) 审核编辑:社工办 签发:张晓剑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公园路176号吴江区儿童医院 咨询电话:0512-60905199